波兰军方10日证实,就在9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无人机打击时,突然有大批的俄军无人机于当天夜间闯入波兰领空,波军及北约盟军雷达共跟踪到19架,但实际闯入的数量可能更多。
(被击落的俄罗斯“天竺葵”无人机)
从位置来看,这些无人机主要出现在波兰东部——靠近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的卢布林省,有些甚至飞到了波兰中部和南部地区。受此影响,波兰紧急关闭了4座机场,包括华沙肖邦机场、热舒夫-亚松卡机场这些重要航空枢纽。
事件发生后,波兰军方反应迅速,派出2架F-16战机,还联合了荷兰的F-35战机、意大利的预警机,以及德国派驻波兰的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一起展开拦截。
最终,至少有3架无人机被击落。波兰军方强调,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北约第一次在成员国领空内,直接和俄罗斯的军事装备交火,称这是“史无前例的挑衅”。
(事发当晚,波兰紧急关闭了4座机场,包括华沙肖邦机场、热舒夫-亚松卡机场这些重要航空枢纽)
展开剩余74%根据波兰公开的信息,被击落的无人机大多是俄罗斯的“天竺葵-2”远程攻击无人机。这种无人机价格不贵,但航程能超过700公里,是专门为精准打击设计的。
事情一出,波兰总理图斯克马上表态,说当晚记录到19次领空被侵犯,很多无人机是从白俄罗斯方向飞过来的。他在议会里直言:“现在的情况,让我们比二战以来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公开冲突。”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则进一步明确:“这些无人机不是偏离航线,而是故意发动攻击。”
随后,波兰立刻要求启动《北大西洋公约》第4条款,和北约盟友进行紧急磋商。图斯克还表示,启动第4条款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波兰会要求盟友提供更强的领空防御支持,比如增派防空系统和战机,确保波兰乃至北约东部边境的安全。
(事件发生后,波兰总理图斯克要求紧急启动北约第4条款)
所谓《北大西洋公约》第4条款其实是北约的一个“预警机制”。该条款规定,当任何一个成员国认为其领土完整、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,可以要求所有缔约国共同进行磋商,讨论该怎么应对。
自1949年北约成立以来,第4条款只启动过8次,最近一次是2022年2月俄乌冲突刚爆发时,由波兰等8个东欧国家一起提出的。和能触发“集体防御”的第5条款比,第4条款更像一个政治信号,目的是通过协商统一盟友的意见,为之后可能的行动打基础。
波兰这次启动第4条款,既表达了对俄罗斯意图的强烈担忧,也是在向北约盟友施压,希望能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防空支持。
不过面对波兰的指控,俄罗斯的回应却极为淡定。俄国防部发布声明说,9月9日到10日,俄军用高精度武器和无人机,对乌克兰西部多个州的军工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打击,并且“所有打击都精准命中目标”。
(事发时,1架波兰预警机目前正在波兰上空监视东部边境)
俄方还强调,这次打击根本没计划攻击波兰境内的目标,还称这次使用的无人机的航程根本飞不到波兰境内深处。
不过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尽管俄方嘴上是这么说的,但考虑到这次闯入波兰领空的无人机数量并不是一架两架,而是高达十多架。这也就说明不像是单纯的失误,更可能是“一场有预谋、有针对性的刺探行动”,目的就是试探北约的反应速度,以及波兰防空系统的漏洞。
而且,波兰的热舒夫-亚松卡机场是北约给乌克兰送武器弹药的核心枢纽,堪称乌克兰军援的“生命线”。所以俄军的无人机往这一方向飞,显然是有任务的。
一名波兰军方高官透露,至少有5架无人机的飞行路线显示,它们很可能把热舒夫机场当成了目标。这说明俄罗斯这次行动,不只是为了刺探北约的防空情况,还在为未来可能打击这个关键物流节点做情报收集和战术准备——说白了,俄罗斯是在用实际行动警告波兰:你们的后勤命脉,我们随时能掐断。
(波兰的热舒夫-亚松卡机场是北约给乌克兰送武器弹药的核心枢纽)
不管怎么说,这场无人机风波的背后,能清楚看到俄乌冲突外溢的风险已经很严重了。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波兰一直是北约对乌军援的“桥头堡”,热舒夫机场几乎每天都有美欧的武器、物资运往乌克兰,俄罗斯重视这个节点早就不是秘密了。
之前,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也有过“意外”越境进入波兰、罗马尼亚等北约国家领空的情况,但规模从来没这么大。19架无人机集体入侵,明显是在试探北约的底线:你们敢不敢开火?开火后能做到什么程度?
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通过这次行动成功制造了紧张氛围,让北约内部不得不重新评估东部边境的防御策略,这也能间接缓解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压力。
综合来说,19架俄罗斯无人机突闯波兰,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战术试探,更是俄乌冲突背后大国战略博弈的缩影。未来只要俄乌冲突不停火,类似的事情恐怕不会是最后一次,而波兰作为北约东翼的“前哨”,注定要在俄乌冲突的阴影下,承受更大的安全压力。
发布于:海南省天载配资-石家庄股票配资网-在线网上配资平台-在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